2025年6月,陈奡蕾副教授在Veterinary Sciences杂志特刊"The Progress of Equine Medical Research in China and Beyond"发表了题为"Pseudomonas-Enterobacter Co-Infection Drives Cellulitis and Lymphangitis in Equines: A Case Report"的病例报告,首次报告了在由亚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siatica)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共同感染引起的马蜂窝织炎继发淋巴管炎病例并提出综合性诊断治疗方法。该病例报告为中国马兽医应对相似案例提供了参考指导意见。
蜂窝织炎是由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在运动马匹和休闲骑乘马中高发,是临床常见但诊疗颇具挑战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多依赖于经验性诊断,没有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为此,陈奡蕾副教授团队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病原学检查、影像检查、ELISA试验等方法,对疾病进行了综合性的诊断并结合中西医治疗。最终病患获得了良好的预后。该报告描述一例9岁温血母马经蹄头放血后,出现了急性肢蹄肿胀、跛行、高热、贫血等症状,后期进一步出现脓疱及皮肤溃烂(图1)。通过细菌分离鉴定与基因组测序,确认该病是由亚洲假单胞菌与霍氏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蜂窝织炎。此外,淋巴造影显示淋巴管结构异常(图2),且ELISA结果显示血清抗弹性蛋白抗体(AEAbs)显著升高,进一步确诊继发淋巴管炎。
图1.马匹临床症状
图2. 淋巴管造影影像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确认病原菌为亚洲假单胞菌与霍氏肠杆菌,两者均为新兴的多重耐药菌,存在人兽共患风险。该团队针对药敏结果制定了病原导向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在基础的支持疗法上配合中药疗法成功改善了患马临床症状。
该病例报告首次示范了在一例马蜂窝织炎-淋巴管炎诊疗过程中,引入了细菌培养、细菌基因组测序、ELISA检测、影像学检查(淋巴管造影)等多种诊断方法,并在治疗上及时、适时地运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有效提升疗效并避免了潜在的并发症。该报告展示了优化的马蜂窝织炎的诊断流程,为未来更多相似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2024级在读硕士生黄湘宁为该系列论文第一作者,陈奡蕾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Chi University谢慧胜教授参与中医理论指导。沈阳农业大学邓亮教授提供样品支持,赛维(佛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影像设备支持。
原文链接如下:https://www.mdpi.com/2306-7381/12/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