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兽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9日上午,德国洪堡大学生物系首席研究员/印度比尔拉技术与科学学院Nishith Gupta教授应我院兽医寄生虫教研室夏宁波副教授和冯耀宇教授邀请,在兽医新院楼101报告厅为师生做了题为“CDP-Choline Pathway for Phosphatidylcholine Synthesis is Critical for the Lytic Cycle of Toxoplasma gondii”的学术报告。
Gupta教授首先介绍了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形态、亚细胞结构、生活史及其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然后,他从磷脂代谢角度解释了弓形虫适应复杂寄生环境的机制,并介绍了其团队通过条件性敲降技术研究了新型胆碱激酶(CK),发现即使在敲低CK的情况下,弓形虫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揭示弓形虫具有显著的代谢灵活性,这一发现为理解弓形虫如何在不同宿主环境中生存提供了新的视角。Gupta教授也指出未来弓形虫研究的关键方向包括深入探索CDP-胆碱途径的调控机制、开发针对这一途径的新型药物等。总之,Gupta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汇报结束后,Gupta教授与夏宁波副教授和许瑞副教授等就弓形虫、隐孢子虫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多场小组讨论交流,并就下一步的科研合作、人员互访等达成新的合作计划。
Nishith Gupta教授与部分师生合影
Nishith Gupta教授,德国洪堡大学生物系首席研究员/印度比尔拉技术与科学学院教授。Gupta教授以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弓形虫为研究对象,从病原体与宿主代谢互作的角度,研究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弓形虫的糖脂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在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PLoS Pathogens,PLoS Biology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了德国Robert Koch基金会的 Young Scientist Award以及德国寄生虫学会的 Karasmund Rudolphi Medal等荣誉与奖励。Gupta教授目前担任Microbial Cell的编委以及PLoS Pathogens、EMBO J、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期刊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