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使命必达”队深入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茂名市电白区、湛江市廉江市、河源市龙川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免费提供1000份犬用狂犬病疫苗,为宠物犬和家犬进行免疫接种,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灭犬介导的狂犬病”战略目标。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在狂犬疫苗免疫示范点,博士团与当地防疫人员一同对当地犬类进行疫苗接种。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积极宣传下,不少居民带犬猫前往现场注射狂犬病疫苗。值此机会,实践队员与当地负责人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城乡犬只多维免疫促进地方狂犬病免疫和加强犬只管理的可能举措。此外,他们还为当地村民派发狂犬病预防和抗生素知识科普宣传小扇子和宣传单张,倡议广大基层民众共同守护乡村健康、铸就公共卫生安全之盾。
活动期间,博士团不仅关注当地的公共卫生事业,更是走入历史的深处,传承红色基因。他们踏足冼太夫人故里,寻找那些深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感受先辈对国家、对人民坚定不移的忠诚。冼太夫人,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是坚守国家和民族大义的象征,博士团在此重温红色记忆,汲取那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与决心。同时,团队参观了贡园、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合作社、中国荔枝博物馆,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成果。这不仅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层的发展与变化,也深深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服务精神和使命担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家犬家猫保有量逐年升高,狂犬病免疫的压力逐年增大。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越来越重视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控制。他们希望,华南农业大学能够多多开展类似实践活动,为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水平提供智库支撑和技术支持。
据悉,博士团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17名党员师生组成。这是该团队第二年开展狂犬病防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2022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获得了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年的活动作为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内容之一,增加了抗生素科普环节,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禁止滥用抗生素的呼吁,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助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